蚌埠,如何担当大使命
蚌埠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人勤春来早,地暖物争发。
初春的蚌埠,冬小麦挺起身板,淮河水百舸争流;奋力开启“两个中心、两个全面”建设新征程的珠城大地,阳光和煦,气象万千。
潮涌帆更劲,山高愈前行。
这是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重托:“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支持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
这是市委、市政府鸡年新春发出的时代强音:“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市‘两个中心、两个全面’这个目标定位,制定规划、落实任务,排出施工图、时间表,不断努力、不断拼搏、不断奋斗,加快‘两个中心、两个全面’建设进程。”
登高望远。伟大的事业,催人奋进;宏伟的蓝图,激动人心。
当一个战略目标高度凝聚370万蚌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得到广泛的共鸣;当一个新理念引领这座城市前行的方向,就会拥有强大的号召力。
市委书记于勇在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上指出:“撸起袖子加油干体现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体现了我们向未来做出的庄严承诺,是习近平总书记带着我们这代人走好长征路发出的号召和动员令。”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担当。
大使命,源于大格局——
站在时空方位,俯瞰皖北大地,我们不禁唏嘘。多年来,皖北地区尽管人口众多,但是经济总量偏小,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比例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占全省比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明显低于皖中和皖南地区。从更大的层面上看,皖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也低于周边毗邻的苏北、鲁南、豫东等地区。可以说,尽管近几年皖北六市奋力追赶,但仍然是一个经济洼地。
再看淮河流域,横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淮河,从西到东绵延1000多公里,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流域还包括山东、湖北地区,地域辽阔,当前仍存在一定的发展滞后性,表现为经济社会的“洼地”,周边高等级城市的“腹地”、资源环境的“凹地”等特征,在整个中国经济大格局中仍处于后发追赶态势,也没有一个能够带动和引领整个流域共同发展的“龙头老大”,时势相逼,迫切需要一座辐射力、吸引力、带动力十足的区域中心城市起到聚力引领作用,迫切需要通过打造淮河流域产业带和城市群,实现与三大国家战略的联动互补。
没有皖北的加速崛起,就没有安徽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没有淮河流域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原地区乃至全国一盘棋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省委、省政府近些年在新一轮加快皖北发展的战略构想中,更加注重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领跑和带动、辐射作用,更加注重提升中心城市能级,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入全省第一方阵的蚌埠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机遇意味着挑战。蚌埠是实施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战略的最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皖北地区发展的龙头。在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能否承担起“领头羊”这个战略重任,关键取决于蚌埠如何发挥优势继续有所大作为。
大格局,体现在自身发展上,体现在过去和现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上,更要放在安徽和中部地区发展乃至全国发展的整体大局上考量。
新年伊始,市委书记于勇率我市党政代表团到芜湖考察,充分感受到这座沿江城市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勃勃的创业生机。
“我们要实现省、市党代会确定的‘两个中心、两个全面’的目标,必须在更大的坐标系中立标杆、找定位,南边要向合肥、芜湖对标,北边要向徐州对标,通过对标先进找差距、鼓劲加压快发展,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有比较,才有动力;有差距,才有追求。
大使命,体现大担当——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建设“两个中心”,实现“两个全面”,就是要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
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历史方向,需要清醒的认知和强大的自信。
这份信心,来自对当前现实的准确把握。
蚌埠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在此交会,合徐高速、界阜蚌高速等均从蚌埠经过,交通区位优势是皖北地区其他城市很难相比的,作为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也是历史形成的,并一直对皖北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辐射作用;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十三五”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2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水平方面,有着百年历史的蚌埠与皖北地区其他城市相比,仍有着短期内无法逾越的优势,另外,蚌埠海关、商检、集装箱货运等口岸功能完善,外贸出口总额在皖北地区名列前茅,外向度高居皖北六市之首。
成功纳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加速发展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一系列优势和机遇在蚌埠交汇叠加。
这份勇气,来自对发展全局的高超驾驭。
从经济基础看,2016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好于全省、领先皖北。省反馈我市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6项指标总量、9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5位。
从科技教育看,拥有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字招牌”和中电科40所、41所、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和创新性企业,创新发展对蚌埠来说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蚌埠完全有条件在创新中走在前列。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淮河生态经济带将会成为牵引皖北乃至淮河流域发展的主战略,成为皖北及沿淮流域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突破口,在新一轮发展中,蚌埠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
大使命,致力大进取——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建设“两个中心”、实现“两个全面”,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宏大的目标与每个人的梦想紧密相连,汇聚成扣人心弦的“蚌埠梦”。(下转A3版)(上接A1版)在实现梦想的冲刺中,靠什么攻坚克难?
答案唯有苦干实干加巧干。建设“两个中心”、实现“两个全面”,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现在,这一历史重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上,每一个蚌埠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都需要在大进取中贡献一份力量。
进取,必须要有中心城市的广阔胸襟。
曾经的辉煌只能留在记忆中,固步自封的传统思维并不可取,唯有面对差距敞开胸襟奋力赶超,才有新的希望。为此,我们不仅要主动融入省内发展格局,更要放眼全国,承东启西,左右逢源,在构筑淮河生态经济带中争先领跑,在淮河流域、中原地区和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中找准蚌埠的位置,抢占发展先机。建设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关键是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建设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关键是要强化中心城市能级,推进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进取,必须要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蚌埠建成‘两个中心’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全面’的决胜阶段,我们将牢记使命担当,坚定不移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长板拉得更长,把短板补齐补强,加快建设经济强、城市美、百姓富、环境优、文明程度高的新蚌埠。”来自刚刚闭幕的市“两会”声音铿锵有力。
建设“两个中心”、实现“两个全面”,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在中心城市能级提升上干在实处。巩固和放大区域中心、交通枢纽、工业大市、商贸重镇、科教之城、创新高地优势,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再完善、征迁棚改全扫尾、公共服务提质效、城乡面貌增颜值,持续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和虹吸效应。城镇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推动合淮蚌城市带建设。配套完善主城区功能,推动城南、高铁、淮上、滨湖、马城等组团发展。围绕“皖北领先、省内进位”要求,大力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依托国家级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特色文化名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全面建设全国文明城市。
大时代需要大目标,大使命需要大智慧,大担当需要大情怀。
历史,由一段一段的航程连接而成,总有一段时刻会因决定一座城市的未来而永载史册。肩负着中国梦蚌埠篇章的崇高使命、走过百年历程的蚌埠,在五大发展见行动的关键时刻,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此时此刻,站在今天和明天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这是奋进的号角:“蓝图在手,使命在肩,让我们勠力同心,继续破浪前进!”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