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翻译公司 蚌埠翻译公司 蚌埠翻译公司
123

一户一块田,土地难题这样解

蚌埠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者按
    破局者,以改革塑造时代气质。开路者,以勇毅跨越千难万险。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转眼间,全面深化改革走过了三年的历程。
    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然而,对于蚌埠来说,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各项改革全面播种、次第开花,全面深改有条不紊地向纵深推进。
    在三年“改革时间”里,我市主动作为,勇立潮头,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推进改革部署在蚌埠这块沃土落地生根,改革举措串点成线,改革成果次第成熟,改革实践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为进一步宣传好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体现改革红利释放带给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即日起,市委改革办与本报联合推出“潮涌淮畔——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要是能把分散的小田并成统一的大田就好了。”两年多前,怀远县徐圩乡殷尚村村民邵志敏、邵东洋听说要对土地进行确权,脑中迸出了一个想法。越想越觉得靠谱,越想越觉得可行,带着强烈的愿望,两位68岁的老党员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其他村民。
    “小田并大田,好是好,但是怎么并?有人不同意咋办?”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之前闻所未闻的想法,在村里炸开了锅。像大多数农村一样,殷尚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耕种的多是一些老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都清楚大田比小田好种,但是怎么迈出这一步,会不会“犯错误”,让大家议论纷纷。
    “小田并大田的好处我跟你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再次来到殷尚村,随便找一家农户,提到“一户一块田”时,都是满脸的兴奋和骄傲,硬要拉着你说道说道。
    让邵志敏和邵东洋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如今彻底改变了大半个徐圩乡的农业生产情况,并且这一改革的效应正逐步扩大,对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5个乡镇、19个村、116个村民小组、4900个农户开展了“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总面积68715亩,户均14.02亩。
    1.求解“耕作难”
    增土地、增产量、增效益、降成本,破解耕作难题
    “现在不抓住确权的机会并地,说不定再过三五十年,还要这么一小块一小块去耕种,得有多累?”按照邵志敏和邵东洋的想法,并成一块地后,至少在耕作上能够省时省力,不用东奔西跑一块一块地撒上农药、化肥,大型农机也能下地耕种。
    重新丈量划分土地,十亩为一个单位,按之前每户的面积把整地再次分配。按手印、齐抽签,从2014年3月到5月,殷尚村的田地经历了一次大变迁,“一户一块田”就这么开展了起来。
    现在走进殷尚村,该村的田地都变成了明显的一大块,每块中间的界线变成了用来灌溉的深沟,总共算下来,只有81块地,再也不是阡陌横七竖八、田地四分五裂、426块地密密麻麻的样子。
    一块田实施前,有的地离家近,端着饭碗就能种;有的地离家远,得骑着摩托车走上两三里地,7块地就得分7次计算农资,分7次耕种,分7次收割,哪怕一块地只有三分,也得单独耗时耗力,花上一亩地的钱。这中间的过程让农民们疲惫不堪,其中隐形的浪费更让成本大大提高。
    一块田实施后,殷尚村的农民乐开了花:路修好了,大机械能下地一次性耕种,原来要一周时间,分七八次才能收种完成的地,现在只需要一个上午。
    成本降低了,产量提高了。原来400多块地之间就有400多道田埂和小墒沟,现在统一平整、统一挖沟、统一灌溉,这些分散的小田埂、小墒沟全部变成了适宜耕种的土地,平均每家每户增加了1.46亩地,带来了粮食总产提高,户均年增收1387.77元。
    “以前最头痛的就是那些小墒沟,在那里占地方、没啥用,还要浪费农药、化肥、种子,墒沟周边粮食产量都不高,有的都成了废地,现在真是好了。”邵东洋激动地说。
    “并地的效果比我之前想的要好!”邵志敏感慨道,“农民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乡村的支持。”
    原来,徐圩乡在得知殷尚村的改革后,对这一改革积极支持和推广,并利用并地的机会,将各村沟渠重新规划、疏通。一直以来以耕种玉米、小麦等旱地的作物为主的徐圩乡,耕种模式彻底得到改变,水稻也能在该乡进行耕种了。
    “以前一亩地撑死能收900斤玉米,这两年起步在1000斤。我们也不用费事,只要买买化肥种子等着合作社大农机过来就行,再也不用到地里东一块西一块地收拾那几分地了。”邵志敏高兴地说。
    为此,邵志敏还写了首名为《十好一块田》的打油诗,说出农民对一户一块田的心声:好收好种好管理,省工省时省能源。增地增粮增收入,产业种植好调整。地界纠纷少出现,和谐文明新农村。沟路涵渠全整好,土地流转有帮助。农民增收速度快,提前20年奔小康。
    并地的好处不止于此,在社会层面和农村治安方面也有较大影响。
    “前几年开展秸秆禁烧,我一个午季自己处理的农田矛盾就有十几起。现在基本遇不到了。”徐圩乡乡长杨光告诉记者。
    田块多、四邻多;四邻多,矛盾多。分明是自己家的地,由于在外打工,地界荒废,回来一看地被邻居误种了一部分,这种情况几乎年年发生。邵东洋家曾经18亩地有18个邻居,也经常矛盾不断,如今并地后只跟两家相邻,而且都是用深沟隔挡,大家不再为机收、机耕、灌溉、墒沟等问题发生地界纠纷,矛盾的发生率小了很多。
    “一户一块田”的开展,解决了农民在耕作方面长期的困难,为徐圩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求解“流转难”
    好耕种、好沟通、大机械、易丈量,破解流转难题
    这两年玉米价格下降,农民土地流转成了问题。一些大户减少手中流转地,在徐圩乡不少地方,六百元一亩土地都没人愿意要。“流转难”,该如何破解?
    褚思敢是徐圩乡的流转大户之一,目前他总共流转土地2000多亩。“2014年我在白湖村退掉了流转的300亩土地,今年他们村并成一块田后我又多流转了400亩。”褚思敢说。
    让不少村民没想到的是,两年前600元一亩的土地,褚思敢毫不犹豫地放弃;如今800元一亩的土地,褚思敢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大块地好种,跟农户沟通也方便。”褚思敢说。之前自己流转了褚湖村的180多亩地,要跟90多户农民逐一签订协议,逐一上门协商,逐一丈量土地,还得借助村干部的力量跟农户协调。“问题多,矛盾多,180多亩地要搞小半年才能流转过来,耽误了多少事啊。”褚思敢感叹道。
    如今,180多亩地,褚思敢只要跟八九户农户联系,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做好所有准备工作,轻松了一大截。
    “作为农业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都希望农户把小田并成大田,这样我们能够发挥大农具、大机械的作用,农资成本大大降低,人力成本也减少了10%左右。”褚思敢告诉记者。
    如今,褚思敢更新了4台140多马力的拖拉机和3台大型收割机,把原来在小地块耕种50马力的拖拉机全部淘汰。“以前我这些地得用一个多月收种,今年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而且这一周我还额外到贫困村帮助别人收了2000多亩地。”褚思敢骄傲地说。
    去年以来,不少像储思敢这样的流转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主动做起了农民的工作,劝说农民学习“一户一块田”的做法将地合并。有的为了流转方便,还创新了“打捆”并地的办法,将准备流转农户的土地放在一起算成一块大地进行抽签,然后再把这块地拿出来让流转户再次抽签分配,以保障流转土地成片成规模。
    “并地后把田流转给大户,价钱上去了,自己也能出去打工,为什么不愿意呢?”村民施传明说。
    “一户一块田”可以有效破解流转难题,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双方满意,更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耕种方式落后的问题。据徐圩乡党委书记蔡永介绍,徐圩乡户籍人口5.6万人,有40%以上的人口都在外打工,村里剩下的大多为老弱病残,空心村大量出现。
    以后的地谁来种?怎么种?在蔡永看来,并地后进行流转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这种做法不仅让大户省事,也让农民放心。“以前流转给别人,得一块地一块地看着量,还容易跟邻居吵架,现在就这么一块地,丈量好了把钱给我就行。”施传明说。
    3.求解“推进难”
    看成效、说道理、有指导、有规划,破解改革难题
    既然是改革,必然有阻力。有受益的一方,也就必然还有利益受损的一方。哪些人受益?哪些人受损?改革阻力又是哪些?这些,都需要一一破解。
    徐圩乡徐圩村在动员村民开展“一户一块田”改革时,发生了激烈争论。全村绝大多数人都赞成这项改革,迫切希望尽快重新丈量土地、并地互换。唯有村民朱全国坚决反对。按照规定,只有在全部村民百分之百自愿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开展这一工作。无奈之下,村委会主任秦守伦只能宣布将这件事暂时搁浅。
    “我地高,淹不着、干不着,自己七八年前还花了一千多块钱打了井,开荒这么多年土地多开出了一亩多地。这事要是解决不了,我坚决不同意!”朱全国当众站起来反对。
    朱全国的担心在当地不少人心中普遍存在,主要担心自己的地好,地高、水利设施好、开荒得多,如果并地,自己的好地会不会变成低洼积水或者水利无法达到的孬地,自己的开荒地会不会减少。
    “开垦的荒地是集体的土地,你自己得了这么多年收益,还打算继续占下去?”秦守伦一边进行解释和劝说,一边带朱全国到殷尚村看了看。当看到殷尚村并地后水利畅通,没有土地好坏之分,收种容易,土地面积增加,效益增产增收后,朱全国终于动了心。
    “农民要看到眼前实际的利益,才能打消心头的顾虑。”蔡永认为,在“一户一块田”的改革中,绝大多数改革参与者都是利益受益者,只有部分靠近路边、渠边和开荒地边的农户在实际上利益受损,但在法律层面这种“损失”却站不住脚。
    “还有一些土地在路边的农户,觉得土地升值空间巨大,不愿意改革。实际上短期看可能利益会受损,但是长期看,并地后实施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进行产城一体,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人人受益。”蔡永坚定地说。
    2016年三月,蔡永召开“一户一块田”动员会,动员全乡向殷尚村学习,整乡推进“一户一块田”改革,并制定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
    “在没有人尝试过的情况下,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自己也是个农民,自己在当农民时就想过这个问题,深知土地零散和细碎化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生产方式,给农民造成很大不便。”蔡永摊开长着老茧的双手,跟记者这样介绍。“去年底到了这个乡镇,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正好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做的,于是就全力推进。”
    在推进前,蔡永还专门找到了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第四十条:“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
    虽然有依据,但没有具体指导办法,实施起来同样困难重重。好在市县在得知这一改革后同样积极支持。记者从市农林委了解到,201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赋予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推进各县(区)农户自愿互换并地工作的职能。三县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方案,建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
    按照这一意见规定,对实施“一户一块田”合并土地100亩以上的村,按照互换并地面积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怀远县出台政策,在市级奖补100元/亩的基础上,县级配套奖补100元/亩。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并地地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2015年试点基础上,今年我市又下发了《关于扩大农户互换并地实现“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试点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
    “2017年徐圩乡的‘一户一块田’的规模能够达到70%左右,今后我们还想通过这项改革,引进更多农业项目,对并项目进行整合,同时对空心村进行拆迁,将人口集中实施产城一体,推动整个乡镇发展格局的改变,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蔡永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顾楷)


分享到:


  • 相关文章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