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亮出“高颜值”
蚌埠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策划:袁成文 孙恭智 侯超 撰稿:本报特别报道组(执笔:娄山 周芳林)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融通南北,承东启西,迥异的地域风格在这里交会融合,使蚌埠这座淮畔名城拥有独特的禀赋与气质。
寒暑易节,五载悠悠。
城市拔节生长,一座座新地标,留存着城市成长记忆,标注着城市跨越的足迹——
花鼓灯嘉年华,传统花鼓灯艺术与现代娱乐元素珠联璧合,引领文化旅游市场的新潮流。
蚌埠万达广场,规模最大、业态最全,为商业升级注入新活力,打造城市新中心。
古民居博览园,卧波踏浪,与龙子湖相映成辉,沉睡的古民居群,在这里“苏醒”。
义乌国际商贸城、淮河滨河景观带、蚌埠南站、市民广场、博物馆、规划馆、档案馆、城市之门、龙子湖东公园…… 新地标不胜枚举,城市承载力与日俱增,功能日益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蚌埠令人击节。
五年蝶变,蚌埠颜值与气质兼具。所为者何?只因执着于梦想,实干于点滴。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带领全市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奋进,一笔一画描绘,一砖一瓦构建,一座富有活力、和谐宜居、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正渐行渐近……
“只要定位准确、方向正确、路子走正,就一定能加快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为蚌埠城市建设定下坐标。
“颠覆了我们对蚌埠的传统印象。”2015年11月15日,城市宣传片《印象蚌埠》首发,60余家媒体见证并由衷地感叹。
如梦如幻的美景、占尽先机的区位、宜居的生活环境、市民的幸福生活……19分20秒,宣传片将蚌埠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跑经济的记者,我去过很多老工业城市,往往工业污染严重,城市环境较差。”经济日报社记者文晶感慨地说:“《印象蚌埠》彻底颠覆了我对老工业城市的传统印象。”
一部宣传片背后,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梦与执着努力。
“摊大饼”式扩张,曾经是许多城市的通病。其呈现的后果是:道路的尺度感越来越窄,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人在城市空间中的活动越来越拘束。
蚌埠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汲取这一教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蚌埠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期,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基于此判断,市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探求新型城镇化的蚌埠路径。
因时而动,顺势而为。2013年3月,我市启动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并对部分功能区进行扩区,市区总面积达到956.93平方公里。区划调整盘活了空间布局,释放了发展活力。
行政区划调整看起来猛然发力,承载的却是多少年来的历史脉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许。
动一子,而全盘活。
紧随其后,《蚌埠市总体城市设计》也于2014年6月评审通过。开展总体城市设计,蚌埠在全省第一个“吃螃蟹”。
“定位准确,构建了未来蚌埠山水城市格局,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空间特色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等8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打出了高分。
“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蚌埠的城市建设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市委书记周春雨认为,蚌埠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城市空间布局,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协调发展。
2014年6月30日,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以“363”框架为引领推进城市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三环六轴三带”城市发展格局。也有人形象地说,是画了“三个圈”,描了“六条线”,绘了“三个带”。
“三环”,即以淮河、迎河、张公湖、燕山路绿廊、龙子湖构建生活、生态环;以中环线及沿线地区构建产业、物流环;以宁洛、京台、蚌五三条高速及沿线地区构建快速连通、绿化防护环。
“六轴”,是以朝阳路、迎宾大道、延安路、解放路、淮上大道、东海大道、黄山大道等六条城市主干道及沿线地区构建城市发展轴线。
“三带”,则以主城区与三个县城连接的国省干道及沿线地区构建蚌怀、蚌固、蚌五市县统筹发展带。
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以此构建起网络化、放射状城镇空间布局,到2030年,着力建成“363”城市发展框架。从而,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这是蚌埠建设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探寻新型城镇化之路的生动实践。
创新之举,舆论关注。“蚌埠全委会绘就‘363’蓝图 城市建设摒弃‘摊大饼’”———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以此为题,对我市城市建设“363”框架,展开浓墨重彩的报道。
触动的,何止于媒体。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蚌埠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未来的高度提出这个指导性意见。在一些城市仍在过度追求发展速度的今天,蚌埠能够及时调整集约发展思路,并将山水生态理念融入规划始终,这在全国都具有示范作用。”参加“363”专家咨询会的东南大学杨俊宴教授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363”是一个解决城市建设发展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动纲领。这在众多国内一流规划专家眼中,已成共识。
紧随“363”框架出台,又一个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带给蚌埠无限憧憬与激励。
2014年7月,省政府审议通过《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明确:至2030年,市域规划常住人口470万-500万人,城镇化率约70%。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20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20平方公里。蚌埠城市性质为:华东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皖北中心城市、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220万人口、220平方公里,全省前三、皖北第一的城市容量,数据背后,意义非凡。
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推动人口和产业集聚……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正在于此。蚌埠在全省发展格局中找准了位置,明确了肩负使命。
“大蚌埠时代正在到来。”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兴奋地说。
城市发展如棋局。定下主线、画好轴线、摆好棋子的蚌埠,将如何下好、下活、下赢这盘棋?
“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市委书记周春雨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任有每一任的职责。当下,把“363”城市发展蓝图变成现实,是蚌埠全市各级干部的职责所在。
知行合一需要巨大勇气,更会释放出惊人能量。
就蚌埠而言,只要定位准确、方向正确、路子走正,就一定有利于促进主城区内部以及与周边县城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就一定能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就一定能使蚌埠迅速成长为皖北乃至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市上下信心满满。
风正一帆悬。五年来,蚌埠市区建成区范围以年均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双轮驱动”,推动城镇化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足音跫然,汗迹尚温。
回首来时路,从“顶层设计”,到“路径选择”,至“行动计划”,新型城镇化求索之路上,“蚌埠实践”已交出一张优异的答卷。
路再长,坚持前行总会致远;山再高,不断攀登就能登顶!
“精细精细再精细,集约集约再集约”。走征迁、建设之路,“破”“立”相生,蚌埠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风劲帆满,一幅靓丽的城市新景铺陈在淮河两岸……
5年前,光彩大市场以南还是一片片村庄和农田,而龙子湖则是孤悬城东的一方水面。
现如今,城南高楼林立、路网通达;龙子湖东望,高铁新城雄姿初现,环湖而建的龙子湖公园犹如一条巨大的翡翠项链,将一汪湖水打扮得分外妖娆。
“蚌埠太美了!” 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卫来蚌参观考察时说,蚌埠整个城市被山水环绕,又利用山水做文章,成了一座园林城市,可以说环境优越,宜居宜业。
一座座精致美丽的游园,彰显着城市魅力;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张扬都市气息;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延伸城市脉络……
建设皖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这是省委、省政府对蚌埠的明确定位,更是历史赋予蚌埠人的光荣使命,也是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动力之源。
春去秋来。五年已成过往,但那些不眠之夜,那些字斟句酌,那些心血汗水,已静静定格在时光的长河里,并化作一幅靓丽的城市新景铺陈在淮河两岸。
明晰定位,革故鼎新。
“精细精细再精细,集约集约再集约。”市委书记周春雨深思熟虑:“征迁建设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重规模、铺摊子,而是聚焦聚力,注重提高工作的精准度,提升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以质量、功能、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
挂图作战,马不停蹄。
周调度、月观摩、季分析、年总结——紧张有序的推进机制,为工作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尤其是每月召开观摩会和每季度召开的推进会,通过现场观摩,督查重点项目,部署重点任务,协调解决重点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务实、有序、高效运转。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略去了过程。辉煌从来就不仅是瞬间的力道喷发或霎时的灵光绽放,而是坚实的每一步和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
执行有力,雷厉风行。
“拆得掉、拆得快、拆得稳、拆得起,才能建得快、早落地。”曾任市推进办常务副主任的张铭,谈起昔日,如数家珍:
二马路市场及周边区域征迁,创造了全国同类市场拆迁的最快速度;
解放路西侧地块征迁,用时不到3个月;
淮上区路桥市场拆迁项目组每天一调度;
蚌山区、龙子湖区、经开区协同攻关完成小新庄改造……”
百舸争流。“蚌埠速度”不断刷新纪录。
自2010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城市大建设以来,至2015年末,全市累计实施大建设项目412个,完成大建设投资1008.7亿元。
滨湖新区、高铁新区、城南新区、淮上新区等“四大板块”城市综合开发你追我赶,蚌埠新建城区快速扩张。大征迁、大建设,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功能,为承载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产业集聚随之明显加快。
“引河入城、拥河发展、环湖集聚、显山露水”——遵循这一城市发展思路,五年来,我市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开发、一流的绿化,持续推进征迁建设,市区面积由601.5平方公里扩大至956.9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万人。“大城之梦”渐行渐近。
蚌埠要大,更要美。而园林绿化是城市的第一视觉印象,也是一个城市居住舒适度的直观标志。
“城市发展中,环境是第一追求,也是第一要求。”市委副书记、市长白金明多次阐释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以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实现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努力让蚌埠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绿满珠城”系列活动,为蚌埠书写美丽画卷增添了最生动的注脚。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阳光操作、长效推动———这种“蚌埠特色”的植绿、爱绿、护绿做法,被证实是全方位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全民“追绿”的有效途径。
龙子湖环湖道路及东公园建成开放,黄山大道两侧景观完成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淮河北岸滨河景观带一期完工,建成街头游园10个……“绿色项目”不断推进,勾勒出“水在城中、城在林中、城依山、水映城”的诗意珠城。 今年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蚌埠为“国家园林城市”,为我市城市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入选全国百个宜居城市,则更让蚌埠声名远播。
以前是“一张床”,现在则是“一间房”,我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4718公顷,绿地率34.19%,绿化覆盖率38.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9平方米,主要绿化指标全面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水平。
“让每一位在家的、走外的,本地的、新来的这方水土上的人们,都能更加自豪地说:我是蚌埠人!”这是市长白金明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与希冀。
城市“颜值”高了,血脉更要畅通。
道路就是城市的血脉。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便捷的市内外交通出行,更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五年来,我市强攻道路主动脉、拓展出入口。城市中环线、黄山大道等一批新建道路贯通通车,拉开城市发展框架;胜利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东海大道改扩建工程、城市东、南、西、北出口改造工程、解放路改造提升工程、淮上大道等工程,使城市道路升级换代,市区交通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要建得美,更要管得好。
“城市发展了,更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促进市政设施运行大提升。”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通过精细化管理道路、路灯、排水等,城市功能明显提升,为全市各行各业的生产、生活和建设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蚌埠棚改 “六有模式”让住房困难家庭“住得好”、“住得起”、“有事做”。高颜值背后,是市民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逻辑行进。
多年之后,当我们伫立繁华的蚌埠万达广场,一定可以回忆起2011年,那个并不遥远的夏天。
就在那个夏天,小张庄城中村完成了搬迁改造,村民的积极支持,刷新了城中村改造的速度,他们现在的居住地与万达广场毗邻。
吃过晚饭,张大爷总喜欢到小区里走动走动。年过七旬的张大爷是小张庄城中村的住户。两年前,他拿到万达安置房的钥匙时,连连感叹:“棚户区改造让他们实现了‘旧房换新房’的安居梦。”
如今,张大爷住进位于万达D区90多平方米的新家,装修得温馨舒适。“以前,我们家出门就是烂泥地,夏天蚊子苍蝇满屋飞。现在,出门就是大商场,吃喝玩乐干啥都行。”他说,如今的高楼大厦是父辈们做梦都不会想到的。 安置房小区里,以前的老街坊们又成了“近邻”,大伙有说有笑地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在广场上跳跳舞。瞧着眼前和谐幸福的日子,张大爷高兴。
而雪华山庄棚户区改造,则直接推动龙子湖区实验学校建成。“棚户区改造,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更改善了教育环境,改变了孩子的未来。”曾任实验学校筹办组组长王玲这样说道。
……
一句句掏心窝子的感谢,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最直接的表达,更是对市委、市政府实施棚改惠民的最高褒奖。
任何一场伟大变革,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作为老工业基地,蚌埠曾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国有企业数量一度高居全省各城市之首。人口高度集中,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由企业建设安排职工居住的简易房屋以及职工在企业附近自行搭建房屋,因年久失修,逐步形成棚户区。这些棚户区在城市中可谓是“星罗棋布”。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原来的一些村庄成为“城中村”,虽然村民转为市民,土地性质转为国有,但居住环境、居住条件没有改善,像钓鱼台棚户区、雪华乡小新庄等都是老居住区和“城中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民生之要在安居,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想在心里,抓在手里。
自2010年始,我市以列入省棚户区改造试点城市为契机,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综合改造,以人为本、安置先行”为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愿望和效果能不能达成一致?五年不算短,足可看出成效。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基本完成两轮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共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城中村)242个,建设安置房1280万平方米,81000户已回迁安置,越来越多的百姓实现了“安居梦”。
机制的创新是棚改的动力。在全省加快棚户区改造现场会上,我市作经验交流发言,向各地市推介蚌埠棚改工作。
实践出真知,实践最终要靠成效检验。在棚户区改造数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市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老工业城市的棚改之路,形成并坚持了一整套的棚改运行和推进机制。
“推动有机构、投入有保障、建设有主体、操作有依据、监督有平台、运行有机制”的“六有模式”,让棚改家庭“住得好”、“住得起”、“有事做”——棚改形成了“蚌埠模式”
2013年,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对棚户区改造安置“蚌埠模式”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国家住建部进行专题调研后,决定将蚌埠棚改“六有模式”向全国推广。
合上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厚积薄发的蚌埠再次出发,向人人安居、处处和谐安定的幸福城市迈进。
不忘初心,棚改按下“快进键”。我市第二轮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规划(2013-2017)共安排101个棚户区项目。至今年上半年,全市101个棚改项目已完成74个,未完成的27个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
一个个棚改项目建设,改善的不仅是市民的居住环境,城区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逐步改变城市新旧交织、城市风貌差异巨大的旧貌,城市风貌越来越美。
一幢幢崭新的回迁楼拔地而起,一张张男女老幼喜悦的笑脸浮现眼前……此情此景,让珠城人打心眼里涌动出一种幸福,一种自豪。
山水蚌埠,宜居蚌埠,魅力蚌埠……从做大做强,到做优做美,蚌埠正在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的征途上,衔枚疾进,跃马扬鞭……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