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
蚌埠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省发展指明了“一大目标,五大任务”。其中,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市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施调转促“486”行动计划为主抓手,打好创新发展攻坚战,做好转型升级大文章,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全力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登高望远谋大势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后,我市认真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后,我市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在5月31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研究通过了《蚌埠市大力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皖北地区,蚌埠是第一家出台“实施意见”的市。
市委、市政府从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高度,提出未来五年,将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将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依规、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原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实施调转促“486”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以提升供给端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大力改革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提供强大支撑。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市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同时,还确定了“去降补”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确保一年有所突破、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完成,以新目标统领新发展。
抢抓重大新机遇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市抢抓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落实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双创”基地建设,切实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工作中,我市强化组织、制度、政策、考核四大保障,实施好创新自主权改革、集成创新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三项试点,推动蚌埠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导、协助在蚌科研单位和高校,积极向上争取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的相关政策支持。创新财政支持企业方式,对部分事项采取“借转补”方式予以支持,探索推行科技创新券扶持方式,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我市强化科技金融创新,组建完成30亿元的硅基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与浙江赛伯乐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合作,会同省高新投组建20亿元的省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我市电子信息首位产业;与大连盈富通基金公司合作设立10亿元工业设计基金;与省高新投合作,组建2亿元的蚌埠天使投资基金。围绕硅基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我市梳理一批阻碍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组织攻关,今年计划安排资金1500万元,支持20个科技攻关项目。我市还推进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修改完善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实现与省“1+6+2”政策无缝对接。
深入实施“调转促”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围绕“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我市深入实施调转促“486”行动计划,从生产端入手,优化现有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工作中,我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加强省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编制完成“十三五”基地建设规划,加快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触摸屏用高强保护玻璃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生物制造、专业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三个市级基地建设,制定涵盖全流程的市级基地管理办法。今年上半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476.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3%,居全省首位,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与此同时,我市对安徽名牌、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项目、地方标准等品牌增设奖励,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著名商标等品牌奖励标准。将市长质量奖奖励标准由20万元提高到60万元,着力推动质量品牌提升。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北泰汽配产业园成功实现首家民营企业破产重组,由大富机电重组生产工业机器人。持续推进经开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蚌埠商贸物流园等5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入园企业1449家,带动就业超7万人。全面推动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怀远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签约入驻企业226家,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全力做好“去降补” 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
工作中,我市坚定不移去产能,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将工艺装备落后、能耗及排放不达标企业列入淘汰名单,限期关停。全面启动“僵尸企业”清理工作,编制了“僵尸企业”清理时间表,分类有序、一企一策、精准处置。精准施策去库存,在年度用地计划中,压缩房地产用地供应规模,完善购房激励政策,全面放开市区、县城及建制镇落户条件,对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在城镇落户的农民每户给予10万—12万元的一次性货币补偿。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提高新增征迁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稳定有序去杠杆,以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管道为主攻方向,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为重点,有效去杠杆,切实防风险。持续激活资本市场,有序扩大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全市“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8家,居全省第3位。充分发挥续贷转贷过桥资金、“税融通”融资杠杆作用,共发放过桥资金5.93亿元,共通过“税融通”为154户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87亿元。多措并举降成本,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取消、缓征各类收费34项,降标9项,放开22项,年减轻企业负担1.3亿元。抓住关键补短板,加大创新驱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民生保障、脱贫攻坚等领域工作力度,提高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围绕五大任务,我市正全力打好“去降补”组合拳,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新常态下蚌埠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记者 沈明堂)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