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上半年自发献血量超7吨
蚌埠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陈瑶)7月7日下午,在淮河路的献血车上,一群穿着餐厅统一工作服的人捋着胳膊排队等着献血。他们是附近一家时尚餐厅的工作人员,休市后,因为有人说了一句话,结果一群人就热情高涨地组团去献血。
95后小伙提议 大家热情高涨
“我从来没献过血,成年后也没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我想用这种方式为国家、为别人做点贡献,对自己也很有纪念意义。”1997年出生的石浩坤一脸阳光地说出了这句质朴的话。
石浩坤说,正是因为自己从没献过血,内心有些忐忑,不敢自己去,想有同伴一起去可以壮胆,所以餐厅收工后他突然提议去献血。没想到同事们一听说献血,热情都很高,大家连工作服都没来及换下,就一起冲到了楼下的献血车里。
一个多小时后,石浩坤就自豪地拿起自己的献血证给大家看,“我今天献了400毫升,一点也不害怕。”
同来献血的90后亓林梓是店里的主管之一,她说这也是她第一次来献血,能够通过献血的方式做公益活动,她觉得很开心。
60后知心大姐 觉得很自豪
亓林梓说这批献血的是当天的当班员工们,共有7人,除了90后,还有60后的后堂工作人员。下午大家献完血后,继续晚市营业,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49岁的蔡云艳是当天献血年纪最大的员工,平时爱运动、身体素质不错,是同事们的知心大姐,平时就是能给大家传递满满正能量的人,献血时她也给了年轻的同事们不少鼓励。“我身体特别健康,早就想献血了,一直没碰到合适的机会,这次巧了,能和大家一起献血,也算完成我自己的一个愿望吧。”蔡云艳说,献血时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劲,反而没觉得有什么可怕,看着自己的血从血管里流出,想着它能去挽救另一个生命,当时觉得很自豪。
想法很单纯 爱心还在继续
“他们没有任何策划或是目的性,就是有一个人灵光乍现突然想去献血,一提议,其他人也跟着响应了,想法很单纯。”餐厅的负责人单女士说,这个班7名员工们毫无功利性地奉献,已经在店里、周围的朋友圈里传开了,他们的行为让其他员工也很受鼓励和感动,现在店里的爱心奉献没有结束,因为是轮班,未来还会陆续有餐厅的员工组团去献血。
上半年,自发献血量超7吨
“每年,自发走上街头献血车里献血的人数都在增加,增幅能超过4%。”淮河晨刊记者从蚌埠市中心血站获悉,我市现在的无偿献血90%以上是来源于街头,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学生自发地走进献血屋或流动车无偿献血。
据蚌埠市中心血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19823人次无偿献血,其中自发献血19361人次。上半年总献血量达到37057个单位(一个单位为200ml),其中自发献血量达到36568个单位,共计7313600ml。更直观一点表述就是超过7吨重的血液。
我市每年献血、采血总量约为十几吨,满足一市四县的居民用血。公民无偿献血累计在600毫升以上(含600毫升)者,本人终身享受无限量免费用血;献血累计在600毫升以下者,本人终身享受献一还二;献血者配偶和直系亲属(父母、子女)享受等量偿还。实行无偿献血相关人省内异地用血报销制度。
●小编说两句
因为有人说了一句话,结果一群人就热情高涨地组团去献血,正如餐厅负责人单女士所说:想法很单纯,没有任何功利性。我想,这也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偿献血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它彰显了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精神,更是一种人间大爱。
在有限的生命里能为他人做点事情,帮帮别人,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只有对社会、对他人有所价值,我们的生命才有更大的意义。
这些餐厅工作人员的行为,一定会激发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去,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片爱心。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