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公益联盟发起“僵尸车”大搜索
蚌埠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报讯 (记者 朱素贤) “迎宾路上有一台‘僵尸车’,这是现场照片”,“张公山七村西墙外发现一辆”,“这有一辆无牌照的,附地图”……在公益联盟QQ和微信群里,网友很踊跃地提供着我市各处的“僵尸车”信息。蚌埠日报社日前正在发起建立一支蚌埠公益联盟文明监督志愿者队伍,发动广大志愿者的力量拍摄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收获广泛响应。
本次的活动由本报公益联盟发起,招募一支社会公益人士组成的文明监督志愿者队伍,参与的志愿者用手机拍摄身边的不文明现象,通过本报新媒体投稿,并在公益联盟微信及QQ群进行全天候的线上交流。
这支文明监督志愿者队伍的组成人员为公益联盟的志愿者。队伍招募以来,市民、网友、报名非常踊跃,6月28日至7月2日,已有百余名志愿者报名参加。
此次的“僵尸车大搜索”行动系本报新媒体发起的“创城随手拍”系列活动的一个主题。僵尸车是指一部分长期停在车位不动、停在那里无人使用的车辆。这些车辆满身灰尘,无人问津,长期不动弹,故被人称为“僵尸车”。
创建文明城市,人人都是主角。自6月28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发起“蚌埠僵尸车大搜索”行动,至7月2日,仅5天时间,就有32台散布在各处的“僵尸车”被找出。这些车辆有的来自道路两侧,有的散布在居民小区里,甚至有的“藏身”在单位的院子里。
志愿者风趣地说,“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犄角旮旯里的‘僵尸车’找出来”。活动在本报新媒体平台发布后,很多网友留言点赞,“太有意义了,人多力量大,志愿者们辛苦了。”活动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也要加入文明监督志愿者的队伍,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招募文明监督志愿者行动呈现开门和融合两大特点。创城为大家,人人来参与。作为主流媒体立足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努力影响和发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投身到创城行动中来。融合体现在利用“互联网+”的思路推进,使用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各新媒体平台,调动力量,加大宣传。
蚌埠公益联盟由蚌埠报业传媒集团发起,旨在整合全社会的公益资源,汇聚公益力量,在公益领域吹响集结号,运用全媒体阵地宣传公益理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公益联盟自2015年4月筹建以来,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达22家公益协会,30余家单位和企业,逾5万人的规模,彰显城市文明魅力。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